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且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請將正確答案選出來。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 分,共40分)
1.“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地加以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yī)生、律師……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這種片面的觀點突出強調的是(?。﹥和l(fā)展的作用。
A.遺傳因素
B.先天因素
C.環(huán)境和教育
D.主觀愿望
2.有個孩子聽到媽媽說:“你是好孩子”。他說:“不,我是壞孩子”。這說明這個孩子可能處于(?。?。
A.危機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關鍵期
3.關于幼兒視覺發(fā)展的表述,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突然把手放在孩子眼前,若無眨眼反射,是正常表現
B.“代償頭位”表示兩眼可能是弱眼
C.孩子有畏光現象,在陽光下常把一只眼閉上,可能為青光眼
D.斜視,多是視力功能不好
4.1歲前兒童注意選擇性的變化發(fā)展過程是(?。?/p>
A.從探究性的注意到定向性的注意
B.從注意全面的輪廓到注意局部的輪廓
C.從無意注意到狀態(tài)性的注意
D.從注意形體外周到注意形體的內部成分
5.“昔日同窗情,至今常懷念”,這屬于(?。?。
A.運動記憶
B.情緒記憶
C.形象記憶
D.語詞記憶
6.一個5歲3個月的女孩說:“我想畫小貓咪、小花,還想畫人?!彼旧习此f的去畫了。說明她的想象是(?。?。
A.仍以無意想象為主
B.與記憶的界限不明顯的
C.有計劃的,但想象內容零碎、缺乏組織
D.力求符合客觀邏輯的
7.幼兒最初社會性發(fā)生的標志是(?。?。
A.誘發(fā)性微笑的出現
B.不出聲的笑
C.出聲的笑
D.有差別的微笑的出現
8.一個人所特有的心理活動的動力穩(wěn)定的特征是指人的(?。?。
A.性格
B.能力
C.個性
D.氣質
9.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是(?。?。
A.作品分析法
B.實驗法
C.觀察法
D.調查法
10.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 )。
A.遺尿癥
B.尿床
C.大小便失禁
D.失調癥
11.以(?。闃酥?,學前教育理論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由籠統(tǒng)的認識到建立起獨立的范疇與體系,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A.杜威
B.亞里士多德
C.福祿貝爾
D.柏拉圖
12.下列規(guī)定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前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的是(?。?。
A.《幼兒園暫時規(guī)程(草案)》
B.《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
C.《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
D.《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13.作為幼兒教師,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務是(?。?。
A.確保幼兒安全B.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fā)展
C.促進幼兒智力發(fā)展D.促進幼兒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
14.兒童在游戲中主要表現在以物代物、以人代人、以假想的情景和行動方式將現實生活和自己的愿望反映出來。這是(?。?。
A.練習游戲
B.象征性游戲
C.規(guī)則游戲
D.結構游戲
15.在幼兒園實踐中某些教師認為幼兒進餐、睡眠、茶點等是保育,只有上課才是傳授知識、發(fā)展智力的唯一途徑,不注意利用各環(huán)節(jié)的教育價值,這種做法違反了( )。
A.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功能原則?
B.重視年齡特點和個體差異原則
C.尊重兒童原則
D.實踐性原則
16.在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要把大小環(huán)境有機結合在一起,實現學校與家庭、社區(qū)的合作,這體現了(?。┰瓌t。
A.經濟性
B.參與性
C.開放性
D.多樣性
17.對生病兒童進行家訪是什么性質的家訪?(?。?/p>
A.新生家訪
B.情感性家訪
C.定期家訪
D.問題兒童重點家訪
18.在制定班級工作計劃的前面,教師要把上學期班級工作總結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扼要地提一下,還要對當前班級兒童與班級組織狀況、教師等有關事項作以介紹,這屬于(?。?。
A.班級情況分析
B.班級工作目標
C.實施措施
D.重要工作安排
19.乳牙過早丟失的主要原因為(?。?。
A.齲齒
B.缺碘
C.長期流涎
D.錯齒
20.評價幼兒園活動內容時,對活動內容的針對性、挑戰(zhàn)性表述不準確的是(?。?。
A.教師在準備活動內容時,要充分把握幼兒在各領域的關鍵經驗和應該獲得的關鍵經驗
B.教師在準備活動內容時,要關注幼兒的已有的生活經驗
C.教師準備的活動內容既要符合幼兒的現有發(fā)展水平,又要高于幼兒的認知發(fā)展水平
D.教師準備的活動內容不應該走在幼兒發(fā)展的前面,而應該和幼兒的發(fā)展同步進行二、簡答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21.試述幼兒的氣質對其心理活動和行為發(fā)展的意義。
22.簡述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階段和特點。
23.學前兒童感知發(fā)展的趨勢有哪些?
24.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25.簡述我國的學前教育目標。
26.簡述幼兒園教學的基本原則以及如何貫徹這些原則。
三、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l5分,共30分)
27.簡述5~6歲兒童心理發(fā)展的主要特征。
28.試述幼兒園健康教育的方法。四、材料分析題(本大題1小題,20分)
29.一個14個月的孩子被成人抱著時,著急地往柜子的方向掙扎,嘴里叫“ta,to”(音)。成人先給他拿出奶糕粉,他又搖頭又擺手,說:“xi,xi”。成人于是給他拿糖罐,問:“是這個嗎”他用盡力喊:“xi,xi”。成人拿一塊糖放在他嘴里,他臉上露出了笑容。
分析案例中現象回答如下問顥!
老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中應注意什么?
五、活動設計題(本大題1小題,24分)
30.如今生活垃圾隨處可見,如喝完飲料的飲料瓶蓋、吃完的藥瓶蓋等不用的瓶蓋隨處可見,如果扔掉,只能是生活垃圾。
請設計一個活動讓幼兒將瓶蓋重新利用起來,使幼兒懂得再利用的好處,同時,也激發(fā)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一、單項選擇題
1.C【解析】本題考查華生的觀點。美國心理學家華生從行為主義心理學思想出發(fā),提出了環(huán)境決定論。其主要內容是:否認遺傳在兒童發(fā)展中的作用和片面夸大環(huán)境和教育的作用。故選C。
2.A【解析】在兒童心理發(fā)展的兩個階段之間,有時會出現心理發(fā)展在短期內突然急劇變化的情況,稱為兒童心理發(fā)展的轉折期。在兒童的轉折時期,往往容易出現對成人的反抗行為,被稱為危機期。孩子對媽媽的話表示反抗說明他可能處于危機期。故選A。
3.D【解析】A項中“若無眨眼反射”并非正常表現,眨眼反射是兒童生而有之的無條件發(fā)射;B項中“代償頭位”是患麻痹性斜視的病人出現的將頭或面部轉向麻痹肌作用的方向,借以消除或減輕復視的干擾,并不是弱眼;C項中孩子有畏光現象是與幼兒獨特的視覺發(fā)展情況相關的,并非青光眼;D項中“斜視”是視力功能不好的表現之一。故選D。
4.C【解析】注意可以分為無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兩種基本形式,其主要區(qū)別是是否有目的和是否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兒童最初的注意屬于無意注意,研究表明,l歲前兒童注意發(fā)展是從無意注意到狀態(tài)性注意。故選C。
5.B【解析】根據記憶的內容可將記憶分為不同的類型,包括運動記憶、形象記憶、情緒記憶和語詞邏輯記憶。情緒記憶是對經驗過的情緒或情感的記憶。整個幼兒期,幼兒記憶都帶有強烈的情緒性?!拔羧胀扒?,至今常懷念”表達了一種對同窗情義的懷念,屬于情緒記憶。故選B。
6.C【解析】小女孩在畫之前已經預先在頭腦中設想了要畫的事物,說明她的想象已經有了一定的目的,不屬于無意想象;但其想象的事物之間是比較零散、缺乏組織和邏輯聯(lián)系的。故選C。
7.D【解析】幼兒期是兒童社會性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有差別的微笑出現標志著幼兒最初的社會性發(fā)生。故選D。
8.C【解析】個性是指個體在物質活動和交往活動中形成的具有社會意義的穩(wěn)定的心理特征系統(tǒng),這道題考查的是個性的概念。個性作為一個心理系統(tǒng),包含三個彼此之間相互聯(lián)系著的結構,它們是個性傾向性系統(tǒng)、自我意識系統(tǒng)和個性心理特征系統(tǒng)。故選C。
9.A【解析】作品分析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收集資料的方式。它輔助觀察法、訪談法等他研究方法互證或證偽其研究結果,也是一種獨立、完整的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是研究者運用一定的心理學、教育學原理和有效經驗,對研究對象專門活動的作品進行分析研究,從而了解研究對象心理活動的一種方法。在對作品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作品背后隱藏的研究對象的行為、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研究對象的作品很多,如作業(yè)、日記、作文、筆記、繪畫作品、考試試卷、工藝制品等。故選A。
10.A【解析】幼兒在5歲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動控制排尿,經常夜間尿床,白天尿褲,稱“遺尿癥”。引起遺尿的原因較多,主要有以下幾種。心理因素:主要指精神方面受到創(chuàng)傷,如突然受驚、大病一場、對生活環(huán)境的改變不能適應等。訓練不當:排尿過程的自主控制,既需要大腦發(fā)育成熟到一定的程度,也需要學習和訓練。一般兩三歲的幼兒就可以開始自行控制排尿,如謝I練方法不當,兒童沒有形成良好的排尿習慣,亦可發(fā)生遺尿。遺傳因素:研究發(fā)現,遺尿與遺傳的關系密切,約有70%的遺尿患兒的一級親屬中有遺尿歷史器質性遺尿癥——因疾病所引起的遺尿癥稱“器質性遺尿癥”,如蟯蟲病、膀胱炎等,均可使兒童不能主動控制排尿。故選A。
11.C【解析】以福祿貝爾為標志,學前教育理論從普通教育學中分化出來。由籠統(tǒng)的認識到建立起獨立的范疇與體系,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故選C。
12.B【解析】《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規(guī)定了幼兒園教育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故選B。
13.D【解析】幼兒的發(fā)展要靠個體因素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相作用,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能夠促進幼兒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將其作為最基本的任務。故選D。
14.B【解析】這是對皮亞杰的認知動力說的考查。他把游戲分為三種,即練習游戲、象征性游戲、規(guī)則游戲。其中,題目中提到的是象征性游戲的表現。故選B。
15.A【解析】幼兒園應充分認識和利用一日生活中各種活動的教育價值,通過合理組織、科學安排,讓一日活動發(fā)揮一致的、連貫的、整體的教育功能,寓教育于一日活動之中。題中所述割裂了各活動之間的聯(lián)系,沒有發(fā)揮一日生活的整體教育功能。故選A。
16.C【解析】幼兒園將自身環(huán)境與外界的家庭、社區(qū)等環(huán)境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將自己封閉在園內小環(huán)境,這體現了其對外開放的特點,堅持了開放性原則。故選C。
17.B【解析】家庭訪問是家園聯(lián)系常用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上門了解幼兒生病情況,屬于情感性家訪。故選B。
18.A【解析】幼兒園班級工作計劃是指班級管理者為班級的未來確立目標并提出達到這一目標的方法和步驟的管理活動。計劃工作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干什么,二是怎么干。幼兒園班級工作計劃包括:班級情況分析、班級工作目標、實施措施、重要工作安排。其中班級的基本情況分析通常寫在班級工作計劃的前面,主要把上學期班級工作總結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扼要地提一下,把當前班級兒童與班級組織狀況、教師等有關事項作以介紹。故選A。
19.A【解析】齲齒是因牙齒經常受到口腔內酸的侵襲,使牙釉質受到腐蝕而變軟變色,逐漸發(fā)展為實質缺損而形成齲洞。齲齒是兒童最常見的牙病,兒童會因牙痛而影響食欲、咀嚼,進而影響消化、吸收和生長發(fā)育。有時還會引起骨髓炎、齒槽膿腫等并發(fā)癥。乳牙不僅齲患率高,而齲齒發(fā)展迅速,齲洞易空通牙髓,并發(fā)骨髓炎等疾病。齲齒是乳牙過早丟失的主要原因。乳牙早失,可使恒牙萌出異常。故選A。
20.D【解析】評價幼兒園活動內容時,活動內容的針對性和挑戰(zhàn)性是指教師能否把握住各領域幼兒關鍵經驗以及應該獲得的基本經驗,同時在關注幼兒現實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幼兒已有的經驗進行整合,使教育活動內容更體現出挑戰(zhàn)性、針對性,能促進幼兒在最近發(fā)展區(qū)的水平上實現經驗的提升。D項沒有體現活動內容的挑戰(zhàn)性特點,活動內容應該體現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原則。故選D。
二、簡答題
21.答:幼兒的氣質對幼兒心理活動和行為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幼兒的氣質是幼兒個性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幼兒氣質對幼兒能力、性格的發(fā)展都有一定影響。氣質不能影響幼兒智力發(fā)展水平,但可影響智力活動的方式;幼兒的性格表現上帶有各自的氣質特點;某種氣質可以有力地促進某些性格特征的發(fā)展。
(2)幼兒氣質影響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從而影響個性發(fā)展。幼兒的氣質類型對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有較大影響。母親對待不同類型的孩子的行為方式是不同的。如果孩子的適應性強、樂觀開朗、注意持久,則母親的民主性表現突出。而影響母親教養(yǎng)方式的消極氣質因素包括:較高的反應強度、高活動水平、適應性差及注意力不集中等??梢?,幼兒自身的氣質類型,通過父母教養(yǎng)方式而間接影響自身的發(fā)展。因此,父母和教師要避免幼兒氣質中的消極因素對自己教養(yǎng)方式的影響。
(3)不同氣質特點可以有針對性地接受培養(yǎng)。對膽汁質的孩子:培養(yǎng)勇于進取,豪放的品質。對多血質的孩子:培養(yǎng)熱情開朗的習慣能夠及穩(wěn)定的興趣,防止粗枝大葉,虎頭蛇尾。對粘液質的孩子:培養(yǎng)機智敏銳和自信,防止疑慮和孤獨。
22.答:自我意識是組成個性的一個部分,是個性形成水平的標志,也是推動個性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階段和特點分別如下。
(1)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階段。
①自我感覺的發(fā)展(1歲前)。兒童在1歲前從不能把自己作為一個主體同周圍的客體區(qū)分開到知道手腳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產生自我意識的最初級形式,處于自我感覺階段。
②自我認識的發(fā)展(1~2歲)。孩子從會叫媽媽起,就已經把自己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15個月以后已開始知道自己的形象。
③自我意識的萌芽(2~3歲)。自我意識的真正出現是和兒童言語的發(fā)展相聯(lián)系的,掌握代名詞“我”是自我意識萌芽的最重要標志,準確使用“我”來表達愿望時,這標志著兒童的自我意識產生。
④自我意識各方面的發(fā)展(3歲后)。在知道自己是獨立個體的基礎上,逐漸開始了簡單的、對自己的評價;進入幼兒期,孩子的自我評價逐漸發(fā)展起來,同時,自我體驗、自我控制也開始發(fā)展。
(2)學前兒童自我意識發(fā)展的特點。
①學前兒童的自我意識水平隨年齡增長而提高,各年齡間存在明顯差異,而5歲是自我意識明顯提高的轉折點。
②自我意識各因素的發(fā)展速度與程度不同,自我評價能力略高于自我情緒體驗和自我控制能力,自我評價能力和自我情緒體驗的發(fā)展速度比較平穩(wěn),而自我控制能力的發(fā)展則呈明顯的轉折點,在5歲左右變化較大。
23.答:學前兒童感知發(fā)展的趨勢有以下幾個方面。
(1)感知的分化日益細致。感知過程和思維相比,是對刺激物初級的分析綜合。分析和綜合是既矛盾又統(tǒng)一的過程。在兒童感知發(fā)展中分析和綜合的水平都不斷提高。
(2)感知過程趨向組合和協(xié)調。各種分析器成熟的時間不同,因而各相應感知覺的出現和發(fā)展的時間也有遲早之別。一般而言,最早出現的是單個感覺器官的感覺和知覺,此后,感知趨向綜合化。
(3)感知過程概括化和系統(tǒng)化。感知過程分析綜合水平的提高,表現為既能對客體進行細致的分化,又能分清主要和次要,并且對事物的特征進行概括的反映,把主次特征組成系統(tǒng)。
(4)感知過程的主動性不斷加強。兒童的感知從一開始就有主動性。這種主動性隨著兒童的成長而不斷增長,兒童感知的目的方向性不斷加強。
(5)感知過程的效率不斷提高。隨著感知過程分化和綜合水平的提高,感知過程系統(tǒng)性和目的性的加強,兒童感知過程的效率逐漸提高,兒童不但可以感知到許多以前不能感知到的事物及其特性,還能夠抓住關鍵性特征,減少多余動作,通過較少的感知動作獲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24.答:與家長溝通應講究談話的技巧和交往的藝術,一般應做到以下幾點。
(1)教師在與家長談話時切忌使用專業(yè)術語。采用日常使用的普通語言與家長交談,家長聽得懂。
(2)要用平等的身份與家長交談。教師切勿以專家自居,采取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教訓家長,不要發(fā)號施令似的總是說“必須”、“應該”怎樣,更不能責怪家長,要尊重家長,多傾聽家長的話。
(3)交談時不要談及別的兒童。與家長不要談論別的兒童,也不要隨意和別的兒童做比較,說長道短。
(4)談兒童缺點的時候要注意方式方法。對兒童的評價一定要客觀、全面,既要肯定兒童的優(yōu)點和進步,也要真誠地提出不足之處。在談兒童缺點的時候,要根據情況區(qū)別對待。
(5)如果幼兒在場,教師要注意雙方談話的內容,以免影響幼兒的自尊心以及家長的威信。
25.答:為順應時代的要求,我國的學前教育目標有以下幾方面。
(1)促進幼兒身體正常發(fā)育和機能的協(xié)調發(fā)展,增強體質,培養(yǎng)良好的生活習慣、衛(wèi)生習慣和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
(2)發(fā)展幼兒智力,培養(yǎng)正確運用感官和運用語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進對環(huán)境的認識,培養(yǎng)有益的興趣和求知欲望,培養(yǎng)初步的動手能力。
(3)萌發(fā)幼兒愛家鄉(xiāng)、愛祖國、愛集體、愛勞動、愛科學的情感,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行為和習慣,以及活潑開朗的性格。
(4)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現美的情趣和動力。
26.答:(1)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貫徹這一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教師應加強學習,教師的思想水平和專業(yè)能力是貫徹幼兒園教育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的前提條件;②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科學地、啟發(fā)性的回答幼兒提問,幫助幼兒形成對待科學的正確態(tài)度;③注重情感滲透、切忌說教。
(2)積極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科學選材,精心設計,靈活調整教學活動計劃;②加強交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鼓勵幼兒多方面地參與和創(chuàng)造;③關注幼兒與眾不同的行為,允許幼兒出錯,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能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
(3)發(fā)展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樹立終身可持續(xù)發(fā)展觀念;②了解幼兒的發(fā)展需要,選擇的教學內容應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是逐步加深的。
(4)直觀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根據教學目標、內容及幼兒實際恰當選擇和運用直觀手段;②直觀手段要與訓練幼兒感官和動作相結合。
(5)活動性原則。貫徹這一原則應注意以下幾點:①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幼兒的實際,設計、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②教師主要根據幼兒的個性特點進行指導,放手讓幼兒進行多方面的嘗試和探索。
三、論述題
27.答:5~6歲是學前晚期,即幼兒園大班年齡,也是兒童即將進入小學的年齡。這時期童心理發(fā)展的突出特點如下。
(1)好學好問。幼兒的好奇心都很強,但5歲以后幼兒的好奇心和以前明顯不同,他們不再滿足于了解表面現象,而是想要知道事物的原因,要知道“為什么”。他們有強烈的求知欲和認識事物的興趣。這一特點的突出表現是,他們非常愛問各種各樣的問題,而且一定要弄個水落石出。5~6歲的孩子認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非常喜歡智力活動??傊瑥娏业那笾?、好問好學是這個時期幼兒非常明顯的特征。
(2)抽象能力開始萌芽。5~6歲幼兒的思維仍然是具體形象的,但是初步的抽象邏輯思維也開始萌芽。幼兒已能夠對事物進行分類,能對事物的關系做出判斷并正確排出順序,有了初步的序的概念。這一年齡階段的幼兒能初步掌握一些抽象的概念,也能夠對事物做出簡單的因果判斷。
(3)開始掌握認知方法。5~6歲的幼兒已出現了有意地自覺控制和調節(jié)自己心理活動的方法,在認知活動方面,無論是觀察、注意、記憶,或是思維、想象等,都有了一定的方法。在觀察圖片中,他們不再是偶然看到哪就看哪,而是有順序地按一定的規(guī)律去看;在注意事物中,5~6歲的幼兒能夠采取一定的方法幫助自已集中注意;在記憶一些事物時,幼兒也會采取一定的方法;在解決問題時,大班幼兒會事先計劃自己的思維和活動過程。幼兒認知方法的掌握還表現在他們的繪畫活動中。他們能夠事先思考,“想一想再畫”,也能夠有意地去想象畫面,進行構思。
(4)個性初具雛形。5~6歲的幼兒已對事物有了自己比較穩(wěn)定的態(tài)度。他們愛憎的態(tài)度比較明確,看問題也開始有自己的見解,有了一定的獨立性。其個性已經開始形成,但可塑性還相當大,環(huán)境和教育都對其發(fā)展產生極大的作用。
28.答:身體保健教育活動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動作與行為練習法,指讓幼兒對已學過的生活技能、健康行為等進行反復練習,加深理解,形成穩(wěn)定的技能和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2)講解演示法,指教師邊講解邊結合動作演示,或以實物、模型演示,具體而形象地向幼兒傳授有關健康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幼兒對健康的認識水平。要說明的是,演示的手段應多樣化,尤其是運用電教手段進行直觀而動態(tài)的演示,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增強幼兒對健康知識的理解。
(3)情景表演法,現場通過錄像向幼兒展示生活情景,讓幼兒觀察和分析情景中所涉及的健康問題。由于情景表演的主題源于幼兒的現實生活,因而能激發(fā)幼兒的興趣,較好地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同類問題和沖突,樹立正確的健康態(tài)度和行為。
(4)討論評議法,指在幼兒參與健康教育的過程中,讓他們提出問題,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最后得出結論,達成共識。這種方法能有效地幫助幼兒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討論、評議中提高他們辨別是非的能力和對健康的認識水平。
(5)感知體驗法,指讓幼兒通過各種感官來認識和判別事物的特性。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和在活動中探究的興趣,加深他們對事物認識的印象。
身體鍛煉活動常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講解示范法。講解是指教師用語言組織幼兒的活動,指導他們理解和掌握活動的名稱及練習內容,領會動作的要領和做法的一種方法。示范是指教師以個體(教師或幼兒)的動作為范例,使幼兒看到所要練習和掌握的動作或技能的具體形象、結構和完成的先后順序等。在具體的活動中,講解和示范合理結合,并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幼兒對身體練習內容熟悉的程度確定講解和示范的多少。示范能彌補講解的不足,而講解又能補充示范不易表達的內容。因此,邊示范、邊講解、邊組織幼兒進行練習,是適合幼兒特點的有效方法之一。
(2)練習法。通過講解示范后,在幼兒初步建立與活動有關的表象或概念的基礎上,讓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各種身體練習,以實現身體鍛煉活動目標的一種方法。它是體育活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法。幼兒園常用的練習法有以下幾種:①重復練習法,指在固定的同樣不變的條件下反復練習的方法;②條件練習法,指設置一定的具體條件或在改變先前練習條件的情況下,讓幼兒進行練習的方法;③完整練習法和分解練習法,前者是指把整個動作或活動過程完整地進行練習的方法,后者是指將動作或活動過程分成幾個部分,按部分逐次進行練習,最后再組合成完整動作或活動全過程進行練習的方法;④循環(huán)練習法,是指依次做幾個不同類型和性質的動作,或依次進行幾項活動內容的鍛煉方法,多用于早操和戶外體育活動。
(3)語言提示和具體幫助法。前者是指在幼兒進行身體練習時,教師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提示和指導幼兒正確完成動作或進行活動的方法;后者是指教師直接而具體地幫助幼兒改正錯誤,使其掌握正確的練習要求和方法。這些方法往往結合使用,多用于重復練習時由教師幫助幼兒防止和糾正錯誤,也是實施個別指導的有效方法。
(4)游戲法,是指以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進行鍛煉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將幼兒難以理解或枯燥的動作和身體素質等練習變成有趣的模仿活動或具體的游戲情節(jié),提高他們練習的興趣。
總之,幼兒園健康教育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在開展具體活動時,應注意綜合運用多種方法,并根據幼兒的情況、活動的不同內容和組織形式、幼兒不同的活動方式,以及環(huán)境、器材等條件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四、材料分析題
29.答:根據題目所給材料可知,老師和家長在教育過程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激發(fā)幼兒言語交往的需要。幼兒本身言語交往的需要,對其言語發(fā)展非常重要。為幼兒創(chuàng)造言語交往的條件如下。
①親子之間的交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在照料孩子的過程中,及早對孩子說話;第二,養(yǎng)成對孩子言語的敏感性;第三,善于傾聽幼兒的談話。
②同伴之間的言語交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第一,要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積極地與同伴交往;第二,幼兒和同伴一起游戲,特別是進行角色游戲,幼兒在游戲中扮演各種角色,自然產生言語交往的需要,自愿地、沒有任何強迫地學會按常規(guī)習慣說話。
③師生之間的言語交往。在幼兒園生活的孩子,其言語發(fā)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的影響。師生之間的言語交往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教師要特別注意創(chuàng)造言語交往的條件;第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注意言語活動的雙向交往。
(2)講究教法。
兒童學習語言有兩種途徑:一是模仿,二是強化。在模仿和強化的基礎上,兒童會有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因此正確的教法非常重要,在教孩子說話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①兒童往往通過模仿學習語言,因此應該給他們提供正確的榜樣。
②強化在兒童學習語言中也是很重要的。在教孩子說話過程中,強化原則常用于指導孩子學說話、練習說話和糾正不良的說話習慣。
③良好的教法就是使幼兒獲得正確使用言語示范和有正確指導的練習。
(3)鼓勵言語創(chuàng)造性。
①兒童在學習和使用語言中的創(chuàng)造性是不可低估的。在兒童言語活動中,有他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模仿和創(chuàng)造性往往能結合起來。
②兒童在學習語言中的主動性、積極性表現在他在對成人言語活動的反饋中。其反饋會暗示甚至影響成人特別是父母對他所用的語言。
(4)培養(yǎng)“前讀寫”興趣。
幼兒期主要是學習口頭語言的時期,在書面語言方面,只是處于準備時期。在為讀寫作準備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yǎng)讀寫興趣,而不要在入學前就使孩子對學習讀寫產生厭煩心理。既然以培養(yǎng)前讀寫興趣為重點,對幼兒讀寫的要求就不要過于嚴格,而要多鼓勵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肯定他的學習態(tài)度和成績。
五、活動設計題
30.活動目標:
(1)幼兒學會用廢舊材料瓶蓋貼出自己喜歡的蝴蝶。
(2)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同時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
(3)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學會回收使用廢舊材料。
活動重點:
讓幼兒通過想象,創(chuàng)造出自己喜歡的蝴蝶,學會回收使用廢舊材料。
活動難點:
通過本次活動,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1)大小不同的瓶蓋(每人一組);雙面膠、透明膠(每人一卷);皮筋(若干條)。
(2)彩色卡紙(若干張)、彩筆。
活動過程:
(1)出示瓶蓋范畫,激發(fā)幼兒興趣。
教師出示范畫,請小朋友說說畫上有什么?是用什么做的?(鼓勵幼兒說說自己所看到的。)
師:小朋友觀察的真仔細,這幅小動物畫是用瓶蓋貼出來的,老師也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些廢舊的瓶蓋,我們用它也貼出一副漂亮的畫。
(2)教師示范貼蝴蝶的方法及步驟。
貼瓶蓋的方法:選自己喜歡的瓶蓋在背面粘上雙面膠,揭掉雙面膠的表皮紙,然后貼在卡紙自己喜歡的位置上。
第一步:貼蝴蝶的身子。
要求:把皮筋拉成橢圓形,用透明膠固定在卡紙上。
第二步:貼蝴蝶的翅膀。
要求:翅膀兩邊各用大小不同的兩個瓶蓋,貼成對稱形。
第三步:貼蝴蝶的觸角。
要求:把兩條皮筋分別剪斷,一頭打出一個結,然后固定在蝴蝶的頭部。再用彩筆畫上蝴蝶的眼睛,這樣一只漂亮的蝴蝶就貼成了。
第四步:還可以用彩筆在蝴蝶的周圍畫上小花、小草等來豐富自己的作品。
(3)鼓勵幼兒大膽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鼓勵幼兒大膽貼出自己喜歡的蝴蝶形狀,也可以多貼幾只,還可以貼出自己喜歡的圖案。
(4)展示作品。
①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設計意圖。
②帶領幼兒參觀、評價作品。
活動效果分析:
本次活動吸引幼兒注意的是紙上的畫,不是用畫筆畫上去的,而是用廢舊的瓶蓋粘上去的。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了幼兒對美術的興趣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